“百会万人下基层-科技助力乡村振兴”系列活动三
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,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,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《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》,2025年4月-11月,新疆互联网协会组织开展“百会万人下基层”活动。会员单位积极响应,充分发挥单位优势、人才优势,聚焦基层技术应用和服务能力,整合多方资源,形成科技赋能基层的长效机制,全面助力乡村振兴发展。
麦子熟了——智能引擎驱动夏收“加速度”
“轰隆隆……”一台台搭载中国电信5G模块的智能收割机正沿着精准规划的路径驰骋,切割、脱粒、清选一气呵成,新疆奎屯车排子地区的农户们正趁着晴好天气,紧锣密鼓地开展麦田收割工作,全力确保每一粒粮食都能归仓。这片曾靠人工挥镰、牲畜拉运的土地,如今因数智技术的注入,让夏收跑出了“加速度”—— 中国电信以 5G技术为核心,让小麦丰收从汗水浇灌迈向智慧赋能,勾勒出新疆智慧农业乡村振兴的鲜活图景。
(智能收割机进行作业)
20世纪50年代军垦开发时,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车排子垦区面临着荒原植被难开发、缺乏机械化工具等挑战,战士们通过自制砍土镘、人工犁地等方式逐步开垦土地,车排子地区逐渐形成规模化种植体系,小麦成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。
夏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季,涉及百姓的米袋子、面袋子。现在,在这连片金黄的麦田里,五台红色智能收割机正协同作业。电信5G网络与北斗导航系统融合,驾驶舱玻璃上,实时跳动着经纬度坐标和作业进度条,定位精度让农机在起伏的田垄间也能保持笔直的行驶轨迹。操作员马小龙坐在3公里外的监控室里,通过4K高清屏幕观察每台机器的运行状态,手指轻点触摸屏,就能调整收割高度和行进速度。“以前200亩地要5台收割机忙3天,现在2台机器1天就能收完,损耗率还从8%降到了2.3%。”马小龙的话语里满是自豪。
从人工挥镰、牲畜拉运到机械速收,远程调控,这变化的背后,离不开中国电信为这片麦田定制的5G专网。中国电信奎屯分公司总经理介绍说道:“本地已为126台农机加装5G模块,覆盖作业面积达8.6万亩,夏收期间累计减少人工投入1200人次,按每亩节约 2 个工时计算,直接降低成本超400万元。”据初步估算,今年小麦平均亩产可达500公斤以上。预计七月底前就能全面完成夏收任务,为夏季麦浪的丰收画上圆满句号。
夏收不是终点,而是富民增收的起点。智能农机的秸秆粉碎还田功能与5G墒情监测联动,能根据土壤肥力数据自动调节粉碎粒度,全面打牢秋粮生产基础。在中国电信的智能引擎驱动中,金色麦浪转化为青葱禾苗并茁壮成长,为下季种植埋下智慧伏笔。